盱眙县市场数控专业调研报告

发布者:王卫国 发布时间:2019-10-25

为了准确掌握学校、企业在数控加工技术人才培养、使用方面的精确数据;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办学方向,使我校的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我校就数控技术应用建设发展问题,2019年9-10月组织云科研究院2名人员与我校4名教师进行了社会调研。在调查期间,分别走访了盱眙工业园区的11家优秀企业单位,了解数控专业群各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在这些企业中,有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

1.调研时间

2019年9月至2019年10月。

2.调研地点

盱眙

3.走访的企业单位

江苏金海液压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西依格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江苏千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盱眙健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苏中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佳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嘉亦特有限公司、江苏炬峰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标新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汇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淮安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

4.参加调研人员

林新农、嵇仕友、艾林、程旸、杜娟、靖伯龙、陈晓云、张远

现将本次企业调研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企业数控技术人才需求层次

1.“蓝领层”---“蓝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5%,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数控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的工艺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了解数控加工的自动编程。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
  2.“灰领层”一一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0%,其中数控编程工艺员占9%,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1%。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数控编程工艺员: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能运用至少一种三维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和自动编程。此类人员在模具行业尤其受欢迎,待遇也较高,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主要数控系统的特点、接口技术、PLC、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工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此类人员需求量相对少-一些,但也非常缺乏,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抢手人才,待遇较高。由于此类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可能通过本科或高职教育作基础培养后,经企业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积累不断提高。

3.“金领层”一-“金领层”人员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精度优化: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
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学历状况

  调研数据表明,70%的数控技术人才为中职及以下学历,20%为高职学历,仅有10%为本科学历。可以看出,企业对中职和高职学历的人才需求量最大,故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三、数控技术人才的来源渠道
  调研数据表明,企业现有数控技术人才中,从人才市场招聘和网上招聘的员工的占大多数,近几年,直接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很少。

四、企业对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用工需求是,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拥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基本功扎实,应用能力较强,吃苦耐劳,实际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自觉性高,综合素质高。

五、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

(1) 装配钳工;(2) 产品的组装、调试;(3) 机电、数控、机械设备的操作、维护;(4) 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5)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数控机床维修工;(6)钣金工。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总体来说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正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1、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转化能力较差,很难将专业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中;

2、学生对技能的熟练程度和企业的要求有距离;

3、学生专业面不宽,造成就业工种手限制。

为了达到教改方案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学校要培养面向生产一线,专业技能要强,懂技术 ,具有读图识图的能力,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岗位技能培养,使课程教学与技能培养紧密结合。

2、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师走出去,学生走出去,课程走出去。同时,可以把企业专家请进学校课堂,让企业进校园,使得产教融合更紧密。

3、推行“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安排学生多工种的专业实训,培训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学生争取多考几个技能证书。